中國共產黨在新疆執(zhí)政的實踐與基本經驗
發(fā)布時間:2009-07-28 16:11:00 訪問次數: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委員會黨校副教授 熱合曼·克比爾 信息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

全國黨校系統(tǒng)“執(zhí)政經驗與執(zhí)政規(guī)律”理論研討會在沈陽召開
“執(zhí)政經驗與執(zhí)政規(guī)律”理論研討會觀點摘編
內容摘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不斷改善和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大力促進和努力實現各民族的共同富裕、繁榮,是我國民族工作的基本任務。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數民族自治區(qū)。新疆和平解放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新疆的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會面貌發(fā)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新疆各族人民從自己切身體驗中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沒有新疆團結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就沒有新疆各民族的發(fā)展繁榮, 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有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只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疆才有光明燦爛的前途。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我們深深感到:中國共產黨不愧為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不愧為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沒有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就沒有新疆各族人民的今天。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總結中國百年來革命斗爭歷史的一個科學結論,是中國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體驗所確認的一個偉大真理。新疆各族人民從自己切身體驗中同樣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疆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就沒有新疆團結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就沒有新疆各民族的發(fā)展繁榮, 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有在祖國大家庭的懷抱中,只有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疆才有光明燦爛的前途。自治區(qū)成立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疆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仡欀袊伯a黨在新疆執(zhí)政的實踐,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在新疆執(zhí)政的基本經驗,對于我們今后進一步做好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為建設更加繁榮、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在新疆執(zhí)政的實踐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數民族自治區(qū)。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歷來都十分關心新疆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關注新疆的經濟社會的健康發(fā)展,為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心血,在新疆這塊土地上作出了舉世公認的貢獻,使新疆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ㄒ唬┑谝淮醒腩I導集體把新疆各族人民引上社會主義道路
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為新疆唯一的執(zhí)政黨,怎樣領導新疆各族人民建設新疆成為黨的重要使命。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對新疆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第一、民族團結是解決新疆問題的關鍵。 新疆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新疆解放初期,主要有13個民族共約430萬人。其中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等7個民族全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約393萬人;蒙古族信奉喇嘛教,約5.2萬人;錫伯、達斡爾、滿等民族信奉佛教和薩滿教;俄羅斯族信奉東正教;漢族中有一些人分別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全疆信教人口占總人口的93%以上,宗教問題是整個民族問題不可分離的一個重要部分,宗教政策成為黨的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因此,搞好民族團結至關重要,這是進行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證。1949年10月23日,毛澤東起草的《中央關于新疆問題給彭德懷的電報》中強調,人民解放軍只有和維吾爾族(以及其他民族)建立兄弟般的關系,才有可能建設人民民主的新新疆。新疆和平解放后,黨中央對新疆的宗教問題十分重視。1950年6月10日,中共中央轉發(fā)烏蘭夫、劉格平《對新疆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的意見》,指出∶“對于少數民族宗教問題的態(tài)度應該十分慎審,切忌急躁。必須毫不動搖的堅持信教自由政策。在少數民族廣大群眾的覺悟未提高前,不要輕言改革。”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省人民政府,根據中央指示,結合新疆實際,對宗教不得干涉行政、司法、教育、婚姻作出一些具體規(guī)定,保證了黨的宗教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獲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擁護。從而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減少了阻力。
第二、減輕各族人民負擔,消除民族隔閡。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進疆時,毛主席指示王震,你們到新疆去的主要任務是為各族人民多辦好事。駐疆人民解放軍牢記毛主席的指示,發(fā)揚人民解放軍既是戰(zhàn)斗隊,又是工作隊、生產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勝利地進行了剿匪平叛的斗爭,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參加地方建黨建政工作,結束了各族人民被壓迫被奴役的歷史,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特別是駐疆人民解放軍開展大生產運動,取得了很大成果。王震明確指出,我們不是與民爭食,相反地要助民求食,我們要以集體勞動、集體經濟的優(yōu)越性,示范于新疆人民。王震從長遠的觀點出發(fā),把軍隊屯墾看成建設邊疆,減輕新疆各族人民負擔的戰(zhàn)略措施。由于部隊生產,糧食開始自己供應,減輕了各族人民的負擔。解放前,農民交的田賦和附加負擔是70余萬石糧食,1950年農民只交了44萬石糧食。新疆的部隊增加了1倍,而群眾的負擔卻減少了將近一半。新疆各族人民從這里看到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質,與國民黨軍隊壓迫、掠奪人民是根本不同的。對此,毛澤東曾經作了高度評價:“我王震部入疆,尚且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細算,自力更生,生產自給。現在他們已站穩(wěn)腳跟,取得少數民族熱烈擁護?!?BR>
第三、結合新疆區(qū)情,慎重地進行社會改革。毛澤東歷來重視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穩(wěn)定發(fā)展,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以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方面,都始終貫徹黨中央“慎重穩(wěn)進”的指導方針,取得了重要成果和成功的經驗。毛澤東十分重視新疆的土地改革工作。1950年6月, 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社會改革,是一件重大事件,必須謹慎對待?!睍螅珴蓶|在與王震的談話中談到社會改革的問題時說:新疆的社會改革是有保證的,但目前不應操之過急,應充分估計新疆民族宗教問題的復雜性和群眾的覺悟程度。1952年5月17日, 毛澤東簽發(fā)的《中共中央關于新疆土改工作的指示》強調指出:“在新疆農業(yè)地區(qū),今年實行土地改革,消滅地主階級,這是一個堅決的革命的進攻,不容動搖。但在實行這個進攻的具體步驟上,必須十分慎重,切戒急躁。必須準備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實行進攻,以便獲得全勝。在新疆實行社會改革,充分的估計到民族和宗教的特點,有意識地在民族和宗教問題上作一些讓步,以換取整個社會改革的勝利,是完全必要的?!痹邳h中央和毛澤東的親切關懷和直接指導下,新疆從1952年9月開始,在9個專區(qū)、57個縣、3 個市轄區(qū)、1515個鄉(xiāng),約400萬人口的農村分四期進行了土地改革。 土改的勝利,使廣大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在政治、經濟和民族關系等方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第四、為保障新疆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借鑒歷史上屯墾戍邊的經驗教訓,認真分析了建國后的形勢,新中國成立伊始,就規(guī)劃了新中國屯墾事業(yè)的藍圖。1949年12月5日,毛澤東簽署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關于一九五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各軍區(qū)首長,必須指導所屬從1950年春季起,實行參加生產建設工作,借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節(jié)省一部分國家開支,此種生產建設工作,應形成一種運動,以利推廣。此種生產運動應訂出較長時期的計劃和具體步驟?!薄≡谕跽痤I導下,駐疆人民解放軍響應毛主席關于軍隊參加生產的號召,弘揚延安精神,開展大生產運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53年5月,新疆軍區(qū)將所屬部分編為國防部隊和生產部隊。一兵團二軍、六軍大部,五軍大部,二十二兵團全部,被編成10個農業(yè)建設師、1個工程建筑師,以及汽車運輸團和獨立的工礦企業(yè)。1954年10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新疆軍區(qū)生產部隊10萬官兵組建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這是中央發(fā)展和穩(wěn)定新疆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同時,生產建設兵團又是中央支援地方,內地支援邊疆,漢族支援少數民族,兄弟民族相互支援,推動新疆經濟、文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有效形式。
第五、新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凝聚著毛澤東同志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極大關注和具體的指導。新疆地域遼闊,民族成份多,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qū)。由于歷史的原因,形成小聚居和交錯居住的特點,在新疆推行民族區(qū)域自治中,黨中央確定了“慎重穩(wěn)進,積極準備,逐步推行”的方針。從醞釀到1955年自治區(qū)成立歷時6年。在醞釀初期,省政府就對新疆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 教育、階級、歷史狀況及各民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調研;在籌備階段,又發(fā)現和培養(yǎng)了一大批從事民族區(qū)域自治工作的各民族干部;在實施步驟上采取“自下而上,由小而大”的方式,并注重先搞試點,以點帶面。新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新疆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第六、經濟建設要充分考慮新疆區(qū)情。(1)新疆開發(fā)要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新疆經濟發(fā)展的第一個優(yōu)勢資源是農牧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