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2-01 08:37:06 訪問次數: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
-
新中國成立60年,黨和人民政府的作風建設也進行了60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黨大興密切聯(lián)系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以堅強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以優(yōu)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黨和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視作風建設,是因為執(zhí)政黨的黨風和政風,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關系黨和人民事業(yè)成敗。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加強黨和政府的作風建設,使我們的黨員、政府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有一個好作風呢?
加強科學理論學習,向作風好的人學習。人非生而知之,后天的一切好思想、好作風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就作風建設來講,一是要學習發(fā)展中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從馬克思、恩格斯到毛澤東,從鄧小平到胡錦濤,在他們一系列理論著作中,關于共產黨人要有什么樣的作風、為什么一定要有這樣的作風、怎樣才能培育這樣的作風,都有十分詳盡而深刻的論述。深入學習這些理論,就能夠明了養(yǎng)成良好作風的正確方向和基本途徑。二是要向具有良好作風的人學習。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許多作風優(yōu)良、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在我們黨八十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涌現了無數有良好作風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今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作風優(yōu)秀的好黨員、好干部。誠心誠意地以他們?yōu)閹?,養(yǎng)成好作風就有了好榜樣。
加強管理,以好的作風帶出作風好的隊伍。在我國,歷來講究“上行下效”,總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樣,上級是下級的榜樣。如果上級領導干部作風好,那么就會潛移默化地帶動下屬有個好作風,反之,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因此,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具有作風表率的意識,不但自己要時時刻刻按照黨的要求表現出良好作風,而且要積極帶動下屬養(yǎng)成良好作風。對下屬不良作風的苗頭要及時發(fā)現,敢抓敢管,不能任其泛濫,等到釀成大禍再算總賬?!氨袕募o律,敵潰自奔忙”。不講紀律,不能令行禁止,一盤散沙,自然就談不到好作風。一些機關、單位作風不良,關鍵就是紀律廢弛,管理不力。從這一點看,好作風確是“管”出來的。
接受別人批評幫助,幫助別人養(yǎng)成良好作風?!耙粋€好漢三個幫”,講的是任何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同樣,在培育優(yōu)良作風方面,也需要同志、領導、朋友、親人的幫助?!爸钦咔],必有一失?!睙o論什么人,都有可能出現迷茫的時候,都可能顯露出這樣那樣的不良作風。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提醒,有人批評,有人勸阻,有人啟迪,使其不至于在錯誤的路上走遠,及時回到好作風的正途上來。熱心地幫助別人養(yǎng)成好作風,誠心地接受別人的幫助,才能形成作風建設的良好氛圍。
自覺到艱苦環(huán)境中去鍛煉,在科學發(fā)展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作風。史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說明,沒有困厄之逼,就沒有圣賢著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笨v觀我們黨的歷史,可以看到,如果沒有戰(zhàn)爭年代那種艱苦環(huán)境所逼,我們黨就不可能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等一系列優(yōu)良作風。在今天,好作風同樣不是在燈紅酒綠、輕歌曼舞中培養(yǎng)出來的,只能是在科學發(fā)展的第一線上,在同各種困難作斗爭的實踐中,逐漸養(yǎng)成的?!碍h(huán)境改造人?!币虼?,必須辯證地看待環(huán)境壓力,自覺地到艱苦環(huán)境中經受鍛煉,培養(yǎng)好作風。
作風建設重在“做”,養(yǎng)好作風為人民。講作風建設,最重要的就是“做”,即按照優(yōu)良作風的要求,在實踐中改造自己的不好作風,顯現出好的作風。這就需要黨員干部深入到科學發(fā)展的偉大實踐中去,以知錯就改的決心、爭創(chuàng)一流的志氣、堅忍不拔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品格,切實養(yǎng)成好作風,依靠好作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