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08-23 08:16:02 訪問次數(shù): 佚名 信息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
-
前段時間參觀世博會,一個關于學習的展廳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展廳內(nèi),西方國家孩子學習都圍成一圈,而中國孩子則坐成一排。圍成一圈,意味著老師與學生都是平等的,便于相互之間溝通交流;坐成一排,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體現(xiàn)了我說你聽的教學關系。筆者由此不禁聯(lián)想到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也存在類似學習方式的問題。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獲取渠道日益拓展,合作交流日趨頻繁。一項研究表明,要想取得成功,15%在于專業(yè)技能,85%在于協(xié)調溝通。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強調集體學習,目的就在于通過充分交流共享,把個人學習成果凝聚成為集體智慧,發(fā)揮“1+1>2”的效應,使組織實現(xiàn)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自我升級。學習當中,有形地圍成一圈還是坐成一排其實并不重要,關鍵還在于能否形成平等交流的濃厚氛圍,從而更加充分地實現(xiàn)知識共享。因此,更新學習理念,摒棄那種將行政職務帶入學習討論,把權力影響滲入研討交流的陳規(guī)陋習,可以采取互動式、研討式學習,根據(jù)學習任務和個人情況劃分若干小組,平等交流、優(yōu)勢互補,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分階段分步驟共同研究解決發(fā)展難題,更好地發(fā)揮集體學習的優(yōu)勢。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學習中首先要樹立圍成“一圈”的平等意識。集體學習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每一個黨員都應該明白,解決問題的鑰匙并不一定在領導手里,也未必在專家教授手里。當今世界,處于變革轉型期的軍事領域,各種新矛盾新問題千頭萬緒,對系統(tǒng)思考的需要遠超從前。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边@些系統(tǒng)難題的解答往往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勝任,更需要眾多觀點的碰撞與綜合。戰(zhàn)爭年代,我軍經(jīng)?;鹁€召開“諸葛亮會”,破敵良策往往就產(chǎn)生于戰(zhàn)士們的七嘴八舌之中。今天,作為學習型黨組織的一員,既不應該拘泥于自己的專業(yè)方向,也不應該過多考慮閱歷學歷的深淺,學習中都要圍繞問題深入思考,大膽提出觀點看法,無論正確與否,對問題的最終解決都會起到一定作用。倡導研討式學習,搭建學習交流、碰撞融合的平臺,推動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就能促進黨員干部在互動交流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要圍成“一圈”,領導示范是關鍵。學者彼得·圣吉提出,在學習型組織當中,領導不能僅僅只充當權力控制者,而應成為設計師、仆人和教練。學習型黨組織也是如此,各級正副書記要切實負起營造平等交流學習氛圍的責任,積極搭建交流思想的課堂、研究問題的平臺和創(chuàng)新思路的陣地,相互啟迪心智、共享思想成果、增強集體智慧,切實把形單影只的“獨奏曲”變?yōu)樘接憼庿Q的“交響樂”。在當好導演的同時,正副書記還要把演員的角色當好。鄧小平同志曾說:“眼界要非常開闊,胸襟要非常寬闊?!弊鳛閷W習交流的組織者、領導者,一定要做到平等待人、善于傾聽、以理服人,敞開心扉講觀點、暢所欲言談看法,為其他黨員作好示范帶好頭。倘不如此,即使是形式上圍成一圈,也很難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平等交流與知識共享。